
秋风送爽,沃野铺金。眼下,刘升镇的田间地头正涌动着秋播生产的热潮,无人机飞防、智能播种机、土壤墒情监测仪等一系列“科技装备”轮番登场,成为秋播战场上的“主力军”。科技元素的深度融入,让传统耕作模式焕发新生机,为来年粮食丰产、农民增收筑牢坚实根基。

在刘升镇的高标准农田里,种粮大户老孙正操作着智能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机器轰鸣中,播种、施肥工序一气呵成。“这台智能播种机可神了!能精准控制播种深度、行距和株距,误差不超过2厘米,还能同步完成精准施肥。”老孙笑着算起“效益账”,“以前人工播种一亩地得花1个多小时,现在半小时就能搞定,种子利用率直接提高15%。更方便的是,通过手机APP就能设定参数,机器自动作业,不仅省了人力,还能根据土壤肥力数据精准投放农资,一亩地能省20多块钱成本,产量还能提升不少。”田埂另一侧,农技人员正手把手指导农户操作土壤墒情监测仪,“这个仪器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温度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,数据同步到手机上,大家根据数据调整灌溉量和施肥方案,再也不用凭经验‘瞎忙活’,种地更科学、更省心。”

科技助农的触角不仅延伸到播种环节,病虫害防治也实现了“智能升级”。刘升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专业无人机飞防服务队,5架高性能无人机组成“空中梯队”,承担起全镇农田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。“无人机飞防采用雾化喷洒技术,药液均匀度高,能覆盖到人工难以抵达的角落,药液利用率比人工喷洒提高30%。”服务队负责人介绍,无人机每天可完成200亩农田的病虫害防治作业,不仅效率是人工的10倍,还能避免农户直接接触农药,保障人身安全,每亩防治成本降低20元。为方便农户,服务队开通电话、微信群双重预约渠道,农户足不出户就能预约服务,有效解决了分散农户“防治难、效率低、成本高”的痛点。此外,镇农技部门还创新培训模式,通过线上直播授课、田间现场教学、发放技术手册等多种形式,向农户普及秋播科技知识,重点讲解小麦、油菜优质品种选择、节水灌溉技术、绿色防控方法等实用技能,累计培训农户800余人次,让科技种田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如今的刘升镇,从田间播种到病虫害防治,从技术培训到生产管理,科技元素无处不在,一幅“科技赋能农业、丰收图景可期”的生动画卷正在沃野之上徐徐展开。
通讯员:李梅 郭伦玺 赵新琰
编辑:喜荣
责编:杜军
审核:谢强

